全部
  • 全部
  • 产品管理
  • 新闻资讯
  • 介绍内容
  • 企业网点
  • 常见问题
  • 企业视频
  • 企业图册

全国咨询热线:

027-61570395

特色教育

Special education

联系方式

地理位置

LOCATION

地址: 武汉市黄陂木兰川旅游区

全国招生热线:

027-61570395 / 61570396

手机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坚持“五育人”木兰放异彩

——湖北木兰山文武学校教育经验谈校长甘治国

  在鄂中名岳、素有“全国武术之乡”之美誉的巾帼英雄花木兰故里,有一所闻名遐迩享誉中外的文武学校——木兰山文武学校。她,北依巍娥俊秀的木兰山,南傍烟波浩渺的滠水河,坐拥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环境,吸引大江南北不可胜数的武术爱好者来此深造,求学求艺。

我校自九二年创办以来,坚持“依法治校,以德立校,以文为主,以武为特色”的办学思想,注重“环境育人,教书育人、武德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连续三届被评为区级文明单位,连续两届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2005年在全省民办学校中率先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和全省十强学校,率先进入“中国武术馆校50强”之列,学生遍布全国各地乃至港、澳、台、日本、韩国及俄罗斯等。学校已成为广州、上海、成都、西安、武汉等知名体育院校武术人才定点输送单位,是华中地区乃至全国武术运动人才培养基地。中央电视台、湖北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等全国各地媒体多次争相报道学校办学成果。

 

一、营造优美环境,坚持环境育人

存在决定意识。优化育人环境,对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起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重要作用。为此,我校在优化育人环境精心设计潜在课程方面作了许多努力。

学校周边峰峦迭嶂,树若层云,气候宜人,风景秀丽,交通便利,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又是巾帼英雄花木兰故里,从古至今就是学文习武的理想之地。木兰川与木兰山、木兰湖连成一片,成为武汉市的后花园,被联合国开发署定为21世纪生态旅游风景开发区。

校园内部几十种名贵珍稀树种枝繁叶茂,数万盆奇花异草争奇斗艳。置身其间,令人心醉神怡。校园门楼,设计新颖别致,古朴壮观,壁柱上雕龙画凤,浓墨重彩描绘一新,融古典意蕴和现代风格一身。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龙题写的校名,遒劲有力;中国武术研究院院长张山的题词:“文武并重,全面发展”赫然在目,为我校教育改革和深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学校精心制作的“德”字校魂,高耸入云,闪闪发光,照耀全校,深入人心;绿树红花丛中掩映着的木兰塑像,英姿飒爽,威武非凡,隐隐透露出自信自强自立的气度和风范,成为我校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一个基地与景点;校园文化长廊,内容丰富,可读性强,上面镌刻着我校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办学理念等,浓缩概括了木兰精神的内涵和实质;校园各类标语、扁牌言简意赅,催人奋进……这些实实在在的环境,构成我校一种潜在的课程,不仅对全校师生起着无声的号召和警示作用,时刻规范着师生的言行,还为我校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顺利推进起着神奇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亚太地区十四个国家和地区的朋友曾来我校察,对我校优美典雅的育人环境赞不绝口。

校园硬件设施优良。学校先后建起教学大楼、实验楼、办公楼、教师公寓、学生公寓、可供千人同时就餐的学生餐厅、1600余平方米的室内训验馆等,先后添置250万元的训验器材和先进的电教仪器设备,百余台品牌电脑和完善的校园网络系统。各类房屋建筑既古朴典雅,错落有致,又充满现代化气息。学校不断加大投入,使育人环境不断改善与优化,为我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文武兼备全面发展“四有”新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深化教学改革,坚持教书育人

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是金钱,“知识就是力量”,社会用人单位和学生家长,对学生学习丈化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适应世界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学校深入开展教学改革。

教书育人关键在教师。为了提高教师,我们组织教师学习了教育部编写的《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和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小学生德育工作规程》、《中学德育大纲》、《小学德育纲要》,教师们以“五爱”为主线,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

  规定全校教师每学年内要做到“五个一”,即:学习一本教育理论专著,研究一个教研命题,参加一项科研活动,撰写一篇教研论文,上好一节公开课或进行一次公开讲座。

  学校每学期举办“三课”活动,即基本功大赛课,专题研究课和心理健康辅导课。

根据我校大部分学生文化课基础、厌倦学习、自觉性差、重武轻文的现状,拟定专题研究的科研课题,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方面进行深入摸索和探讨,并定期进行分析总结,不断寻求提高学生文化课成绩的方法和途径,逐步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交给学生。

学校大力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全体教师及各备课组既备教材、教法,又备学生学法;教研组的教学研究在解决一般教学问题的基础上,重点放在如何开发学生最大潜能、达到最佳学习效率上。教师教学严格遵循教育规律,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彻底改变“一锅煮”的教学倾向。教师在教法上克服“学习内容一样深浅、指导手段一个模式”的“一锅煮”现象,建立学生个人成长档案,并详细掌握每个学生的智力、性格、兴趣爱好、特长等,然后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对症下药”,进行导引和教育,使每个学生获得有针对性的辅导,从而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三、强化武术训练,坚持武德育人

为了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我校对学生提出了‘学武先学德”的武德育人的目标,组织教师教练编写了关于武礼、武仪、武风、武德的内部专题教材。我们将武德的内涵浓缩为:遵纪守法,健体强身,扬善除恶,报效祖国。在训练部具体指导下,教练们结合武术教学训练把武德武风、意志品德、行为规范、法制教育渗透到武术和散打的教学训练实践的各个环节,每个教练员经常对本班学生进行武德教育,反复宣讲习武强身的目的意义,教育学生绝不能因学了一技之长而违法犯罪。

学校以木兰命名,而且大力挖掘木兰文化的精髓,将木兰文化系列作为校本课程,寓之于德育,是我校德育工作的特色和亮点。我校将木兰文化阐扬概括成以下七条:一是效忠国家的牺牲精神,二是爱家敬长的道德情操,三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斗气节,四是巾帼不让须眉以行动谋求平等的反封建意识,五是有胆有识竞争创新的开拓观念,六是正视困难战胜困难的雄略心境,七是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高洁品质。学校将木兰文化这些特质贯穿到德育的方方面面,深入学生内心。

学校长年坚持积极开展以构建和谐学校为中心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学校内部广泛开展和谐校园、和谐班级、和谐寝室的活动,时消除一切不和谐、不安定、不文明的因素,建立新型的团结、和谐、民主、平等、文明的人际关系和师生关系。

加强法纪教育,请法制副校长和司法部门的专家领导定期来学校作法制教育报告;切实抓好行为规范教育,认真落实学生在校一日常规;采取得力措施搞好安全教育,细化安全管理,落实重点部位的安全巡逻,做到学校安全无死角,确保学生安全万无一失。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高扬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旋律。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充实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内容,认真组织好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作好国旗下的讲话,讲话的内容做到规范化、系列化,让学生在爱国主义教育的各项活动中受到教育,从而自觉地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和信念,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

 

四、狠抓各项管理,坚持管理育人

加强领导,管理育人是学校巩固发展的重要保证。学校努力营造两支队伍:一是“思想进取、作风过硬、勤政务实、能力超群”的领导队伍,另一支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乐于教书、勤于育人”的教师教练队伍,学校把师德的塑造放在管理的首要位置,作为对教师考核评估的重要标准,以人为本,依靠集体的力量把管理的各项细节要求贯彻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我校常年不懈地坚持制度建设。为保证办学方针和目标的顺利实施,学校在各个方面、各个岗位都制定了与之相配套的管理制度,重点则放在思想建设和科学管理体系建设上,特别是建立了贯彻实施中小学德育“大纲”的岗位责任制,学校对各职能部门和教师职工分别提出了“五育人”的具体要求,并列入考评教师的指标体系,作为评价考核教职工工作成绩的重要依据。

我校在管理育人过程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重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等学生组织的作用,引导学生自已管理自已,自已教育自己。团支部针对少年儿童特点,积极配合班主任、科任教师和教练,组织团员和同学们经常开展座谈、讨论,办广播、黑板报、举行文艺晚会和武术比赛活动,寓教于乐,寓教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增强了学生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意识和能力,学生普遍积极向上,要求进步,踊跃加入共青团。

为了加强管理的针对性,我们通过书面征询,重点调查、访谈等多种形式,了解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对学校管理工作的意见,不断改进管理工作。

 

五、强化服务意识,坚持服务育人

搞好后勤、服务育人是学校重要工作。几年来,我们切实加强领导,优化队伍,服务育人,成效显著。

一是充分认识搞好后勤报务的重要性,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我校千百名学生,大都来自城市富裕阶层,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对学校要求高。我校学生大都是少年儿童,独生女子,从小娇生惯养,独立生活能力差,对生活要求高。学生中还有数百名12岁以下的儿童,他们幼稚无知,学习、生活、安全、心理以及吃、喝、拉、撤、睡、玩,我们样样都要管,可以说我校成了学生‘第二衣食父母”。民办学校要发展,生源是关键,后勤工作要做到万无一失,哪怕一个环节出了一点小毛病,就可能引起学生不安心,家长不放心,导致生源的震动。因此,搞好学生的安全、生活、卫生保健等后勤工作是扩大生源,稳定发展的重要工作。

  基于以上认识,学校严抓后勤,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学校安排工作能力强、有责任心的负责人分管后勤工作。我校根据全年寄宿制学校特点,设立后勤分支机构,在后勤部下设总务处,分管财务科、师生餐厅、保育班、医务室、服务部、环保部等,部门齐全,各司其职,责任到位,为搞好后勤服务育人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是明确责任、优化队伍是搞好后勤工作的关键。我校师生食堂、医务室、服务部严格执行责任制,共同对师生负责。为了建立德高技强的后勤队伍,学校食堂、保育班、医务室以及电工、锅炉工,园林工、清洁工等一律实行全员聘任制度。坚持标准、严格要求,试用上岗。如炊事员要懂得《食品卫生法》,身体健康、无传染病。医务人员要有医师证书,学历证书与专业合格证书。生活老师对学生要有爱心,身体健康,有保育孩子的经验。对录用的员工,根据“德、勤、能、绩”进行考核,“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坚决辞退不称职的后勤人员,不断充实后勤队伍,使之保持活力。

三是健全制度,倾注爱心是服务育人的根本。为加强后勤管理,做好服务育人工作,我校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健全《财务核算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等十多项内容全面、切合实际的各项制度。几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这些制度,“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把服务育人工作落到实处,落实到学生和家长的心坎上。

炊事员讲究食品卫生,关心学生营养,使其吃饱吃好,又卫生。早点,花色品种多;中餐晚餐讲究菜谱晕素搭配,营养丰富,热情周到,为师生服务。食堂经常消毒,做到“三无”(无鼠、无蝇、无蚊)。学校食堂从未发生食物中毒事件。我校医师,积极贯彻国家《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关心学生身体健康,年年体检,预防为主。治安室保安人员,每天24小时值班巡逻,千方百计保卫师生安全。

  学校后勤工作人员就是这样,敬业爱生,奉献爱心,以满腔热情为学生服务,所以来我校就读的学生,生活舒心,学习安心,家长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