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修身养德,泽被后人
作者:
来源:
木兰山文武学校
发布时间:
2023-07-20
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做到:谈吐文雅、庄重含蓄、幽默风趣 、彬彬有礼、文明礼仪常伴左右,一言一行都为学生作表率、起示范作用 。教学生学会做人 :不管将来自己将会从事何种职业 ,都要懂得尊重人、关心人、善待谦让人、“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诚实守信 ,把这些美德一一培养到学生的心灵深处,转化成学生的信念,使其成为学生一笔真正的精神财富。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修身养德,泽被后人。”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接受教育,懂得做人的道理,学会做人。
其次。在加强教师德育建设的同时要兼顾对家长和监护人的教育 。加强家庭教育 ,家庭、学校携手共同关注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心理支持,为他们创造健康的心理环境,减少因学习压力而导致的消极情绪反应 ,远离学习倦怠现象的困扰。
孩子的父母 、家庭成员是孩子的第一启蒙老师。父母对子女的期望颇高,但自己却不读书、不学习,不能率先垂范:缺乏合理的约束,父母对孩子的管教不是“放纵型”的就是“专制型”。家长要以身作则,当好孩子的表率。真实的德育应该是 “静悄悄”的,它融于家庭的日常生活、人际交往、家庭劳动、学习和家人共同活动之中,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力就体现在这样一种不声不响的言行之中。所以家长们的心理素质、思想意识、思维方式,都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地影响。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必须从点滴小事做起。巴尔博士曾说:“孩子的心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能获得习惯的收获:就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得到命运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