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实践方向
作者:
来源:
木兰山文武学校
发布时间:
2023-09-01
1.利用实践优势
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躬亲实践的优势,立足教育教学第一线,更多地接触、了解和研究自己的教育对象,更多地观察、了解和研究各种教育现象,把研究每一个学生、研究每一堂课和研究教育教学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注重个案的积累,在实践中发现和提炼研究课题。实践是理论之母,一线教师一旦离开实践这块土壤,教科研必将一事无成。
2.增强科研意识
教师要增强科研意识,自觉地为教育教学实践注入科学性和研究性。要带着问题进行实践,把每天的教育教学工作当做科学研究来做,做到工作科研化、问题课题化、实践理论化。这样,当一个教师接受了具体的教育教学任务时,他的研究课题就被“立项”了,学科教学或班级管理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课题或课题的来源。例如,你是一名具有良好阅读习惯的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把教师的阅读习惯转化为学生的阅读习惯? 这个问题就很值得研究。其实,庸者只知道做,不知道思考,而智者带着思考的大脑去做。这个“思考”,就是科研意识。可见有没有科研意识是大不一样的。教育科研就如同一片森林,只要你是有心人,只要你愿意为此付出劳动,走进去总是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的。
3.养成科研习惯
教师要养成勤于动脑、动手、动笔的习惯,努力提高自己的思辨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搞科研就要有点科研的样子要经常动笔写点东西,从班主任写“教育手记”,学科教师写“教后笔记”做起。要随时把比较典型的课堂教学案例写成研究报告,积累个案,作为科研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一生研究了几千名儿童,记录了几千页的儿童成长笔记堪称勤于研究又善于研究的典范。要结合自己的日常工作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舍得下工夫,给自己“加压”,例要求自己每学期或每年至少写作(是否发表不论)多少篇或多少字数的论文。长此以往,必有所成。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