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产品管理
  • 新闻资讯
  • 介绍内容
  • 企业网点
  • 常见问题
  • 企业视频
  • 企业图册

全国咨询热线:

027-61570395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联系方式

地理位置

LOCATION

地址: 武汉市黄陂木兰川旅游区

全国招生热线:

027-61570395 / 61570396

手机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好的教育”要有这六个变化

作者:

来源:

木兰山文武学校

发布时间:

2020-01-17

 
  随着中国社会发展迈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用“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来概括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其中排在首位的是人们对“更好的教育”的期盼,体现在教育的目标上就是“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时代发展历史性的变化对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诉求,需要教育者作出历史性的回应,而这种回应应以构建“好的教育”作为出发点,为此需要从如下方面进行努力:
 
  第一,教育需要重新定位:不仅要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更重要的是要出好人才。出好人才,在新时代就需要回答好“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教育重大问题,要体现教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性,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第二,对人发展的理解要变化:不仅要成为“某种人”,更为重要的是要“成为人”。在新时代,要解决好以往教育发展更多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单向度定位,以及由于商品经济建立与功利化和唯认知论的升学诉求产生的“共振”,使对人的发展的理解过多关注系统知识的掌握和具体专业知识的拥有,追求形成某种特定技能,从事特定的职业,扮演特定的角色,遗忘了教育对人发展的理解应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其为人”,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此,教育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使一个人从自然体变为社会体,成为一个具有健康身体、健全心智、积极情感的合格的社会成员。
 
  第三,对教育的理解要变化:对教育的理解不仅要“观物”,更要“观人”。在新时代要解决好“观物”的立场对教育理解所带来的偏差,这种立场认为“人是掌握知识的容器”,更多关注了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性认识能力,注重了知识与学生发展的外在关联。
 
 
  “观人”的立场强调知识不再只是人的认识,而是现实的、活生生的、具体的、历史的人。人毕竟是追求题,而且也关系到人的存在问题,需要教育把握现实意义的存在,这种存在不仅是寻求所属物种尺度的生存存在,更为重要的是追求人内在固有尺度的生命存在。人的发展既按照所属物种的尺度又遵循自己的目的尺度,既要“合规律”又要“合目的”。
 
  第四,教育价值的取向要变化:要更加凸显公平并兼顾有质量。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是基础教育两个重要的价值取向。在新时代对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应有新的理解,要树立“没有公平的质量是不道德的,没有质量的公平是低层次的”认识,要从两者彼此分离转换到相互交融并整体加以理解的阶段,公平和质量同时推进,这是保障每一个受教育者身心潜能得到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每一个适龄受教育者的基本权利。
 
 
  第五,教育管理的机制要变化:政府职能要从“缺位”“越位”转变为“到位”。在新时代如何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解决好政府应有的服务,特别是公共服务品投入不足和政府过多集中了办学与管理职能的“缺位”和“越位”问题,避免过于干预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使政府职能更“到位”,必须坚持“放管服”相结合,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把该放的权力坚决放下去,把该管的事项切实管住管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
 
  第六,思考教育的方式要变化:看待教育发展的思维方式要从“点”转换到“面”。在新时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需要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看待教育发展的思维方式应体现整体性和综合性,立足于整体来分析教育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关系的系统性;需要整体系统地思考、破解制约基础教育发展的问题与障碍,促进基础教育自身完善和健康发展,真正体现基础教育是给孩子的发展打基础的定位,从而最终解决人的全面发展与教育上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