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产品管理
  • 新闻资讯
  • 介绍内容
  • 企业网点
  • 常见问题
  • 企业视频
  • 企业图册

全国咨询热线:

027-61570395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联系方式

地理位置

LOCATION

地址: 武汉市黄陂木兰川旅游区

全国招生热线:

027-61570395 / 61570396

手机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知行合一,做个实干的人

作者:

文教部

来源:

木兰山文武学校

发布时间:

2021-11-18

        当代青少年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实干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

 

        那么如何做到知行合一,做一个实干的人?我想提几点建议与同学们共勉:

 

        一、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北大提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清华则提出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口号。这两个口号一个代表着仰望星空的高远理想,一个代表着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实干精神,并不意味着理想不重要。而是强调要把理想精神和实干品格结合起来。

 

        人生缺乏理想就会暗淡,理想脱离实干就会虚浮。我们应在理想指引下执着于实干,在实干历练中尊崇于理想,理想让我们人生境界迈向高明和开阔,实干让我们人生道路走得平稳而长远。

 

 

        二、要刻意训练,坚持不懈,下苦功夫。

 

        1973年,诺奖得主赫伯特·西蒙与威廉·蔡斯合作发表了一篇关于国际象棋大师与新手对比研究的论文,首次提出了专业技能习得的“10年定律”。

 

        他们发现,国际象棋大师的长时记忆中有5万~10万个棋局组块,并推测这需要花10年才能获得。

 

        在西蒙研究成果的基础上,1993年埃里克森与另外两位同事经过大量的研究,发表了一篇名为《刻意练习在专业获得中的作用》的论文,指出专业技能的获得都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并且是刻意的训练才能有所成效。有一本翻译过来的书叫作《异类》,里面提到了“10000小时法则”。

 

        即认为一个人的技能要达到高端的顶级的水平,训练的时间常常要超过10000个小时。比如说那些具有成为世界级独奏家潜质的小提琴、钢琴的表演者都至少练习了10000小时。这个法则也应验在我们熟知的很多著名人物身上,例如,比尔·盖茨就几乎把自己的青少年时光都用在了计算机程序开发上。从1968年他上七年级开始,到大二退学创办微软公司,这期间盖茨持续编程有7年时间,远远超过10000小时,据说当时世界上有盖茨这样经历的人不超过50个。因此,当1975年个人计算机开始进入家庭时代的最初时刻,谁能占据这个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呢?很容易得出结论:在这件事上成为世界第一的成功概率在盖茨那里是五十分之一,而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成功概率大约只有五十亿分之一了。

 

 

        三、要专心致志,合理锻炼,保持身心愉悦。

 

        知行合一,坚持下苦功夫,做个实干的人,并非意味着痛苦和枯燥。事实上,只要我们能够在做事时专心致志,心无旁骛,自然而然就会在自己所从事的活动或工作中获得愉悦感。比如说,当我们在学习时做到全身心地投入,往往能有所收获,这种感觉是充实而愉悦的,甚至还时常会产生类似陶渊明所说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境界。

 

        知行合一,做个实干的人,还必须要有好的身体。身体是学习和工作的“本钱”。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再大的能耐也无法发挥。因而,再繁忙的学习和工作,也不可忽视放松锻炼。同学们一天到晚伏案苦读,不是良策。学习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补充能量。玩的时候痛快玩,学的时候认真学。学习之余,一定要注意休息,要坚持合理的体育锻炼。

 

        同学们,消极慵懒的青春是暗淡的,过度娱乐的青春是荒谬的,经常抱怨的青春是痛苦的。哲学家黑格尔说过:“人应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我们应把美好的年华用于求知识、增本领,树立实干的精神和品格,做一个实干的人。在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下肩负起力所能及的的责任。这样,才能成为一个让自己尊敬的也配得上“高尚”两个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