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产品管理
  • 新闻资讯
  • 介绍内容
  • 企业网点
  • 常见问题
  • 企业视频
  • 企业图册

全国咨询热线:

027-61570395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联系方式

地理位置

LOCATION

地址: 武汉市黄陂木兰川旅游区

全国招生热线:

027-61570395 / 61570396

手机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浅谈初中语文的“教”与“学”

作者:

来源:

木兰山文武学校

发布时间:

2016-01-18

 
  初中语文的”教“与”学“,内容多、范围广,难度大,途径也很宽。要实现”教“与”学“的具体目标,并获得较好的效果,最有效的途径还是如何把”教“与”学“有机地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使课堂教学过程能为学生”怎样学习“创造条件,真正教会学生,会学习,会理解,会用于实践,并获得较丰富的知识,为将来走向社会实现人生价值奠定一定基础。
 
  如何把”教“与”学“有机地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探索:
  第一、改革课堂结构,转变教学观念,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变学生厌学为乐学、爱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生活、工作中展现自己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教“为核心,学生都以”教“的模式去学习,往往出现了教师满堂”灌“的现象,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与创造能力的发展。若将课堂教学设计成以”导学“为核心的课堂结构,形成教与学的同步推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展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更有利于学生灵活掌握学习方法。这种课堂结构,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感性——理性——实践“的人类认识过程的总规律,又与人的一般思维过程”感知——理解——运用“相吻合的。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现代教学模式,实现教法与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相结合,进而达到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第二、分析学生学习情况,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教“与”学“的目标。
  教师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后,应认真钻研所教内容的类型,设计出最有效的”导学“方法去引导学生学习。首先是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正是”教“与”学“的关键。其次,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要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可接受能力,强化训练学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第三、在学生的”预习课“中,应加强”教“与”学“的指导,重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生在接触新的知识时,总会觉得无从下手,不知从何学起。学生往往会出现四种心理障碍。包括”急于求成的心理,过分依赖的心理,厌倦心理和单纯模仿的心理“等。这时,教师就必须根据教材内容的具体特点,揭示相应而且具体的”预习“方法。总结出一套较系统化、科学化的”渗透式“指导”教“与”学“的指导方法,即通过教学内容进行学法指导,唤起学生的新奇感和求知欲,使学生形成一条与老师计划相适应的学习思路,并做好学习准备。它不但减轻了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还使学生了解了怎样学习、怎样阅读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
 
  第四、”导读“阶段要重视提示学习方法,引导和帮助学生自悟、总结和归纳有效的学习途径。
  在教学中向学生灌输”双向导读“的教学方法。”导“学生去听、说、读、写,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期望“读书、乐于思考和勤于动笔的最佳情景中;”导“教师,使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艺术才能,彻底摆脱满堂”灌“的困境,使学生从中吸取学习方法——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并进行自悟和总结,培养学生养成听、说、读、写的良好习惯。
  总之,在语文”教“与”学“探索中,必须注重指导的时效性、内容的针对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以便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运用学法,进一步开发智力,提高能力,推进学生语文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大有益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