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产品管理
  • 新闻资讯
  • 介绍内容
  • 企业网点
  • 常见问题
  • 企业视频
  • 企业图册

全国咨询热线:

027-61570395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联系方式

地理位置

LOCATION

地址: 武汉市黄陂木兰川旅游区

全国招生热线:

027-61570395 / 61570396

手机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教书的境界

作者:

许晶钰

来源:

木兰山文武学校文教部

发布时间:

2018-01-30

        但凡教过书的人都知道,站稳讲台是底线。 
 
        这底线的前提是专业功底。通常学校面试教师,都会安排做卷子,做学生做的卷子,比如中考卷、高考卷。这种测试更多测试的是题感,有些高级教师或者专业研究生,由于久疏题海战场,成绩并不如意,甚至不及格。一旦上了讲台,教师将面临学生轰炸式的专业功底测试,形形色色、难易不等的问题接踵而来。若是一不小心答错或做不出来,学生说声谢谢就走开了,但教师自己往往会自觉羞愧,做错题目事小,败坏名节事大。许多教师下课之余都会积极刷题,既充实了讲课素材,又给名节上了一道保险。
 
 
        “一天不刷自己知道,两天不刷同事知道,三天不刷学生知道”,教一辈子的书,刷一辈子的题。这样的教师多是勤勉负责的,题刷多了,还能刷出一些解题模型,供学生套用,部分减轻学生刷题的负担。 
 
        站稳讲台的另一个关键是授课的功底。对多数人而言,授课的功夫不学就会,类似于久病成医,因为从幼儿园开始,他们自己的老师就一直在示范这种套路,比如重要的事情讲三遍,重要的概念举三个例子,重要的题目练三遍,问题学生训三遍等等。这功夫不像专业知识,刷题就能刷出来。但有些谦虚的教师,会试着去听授课高手的课,汲取其中的精华。更有图省事的,刻意将自己的课延后一节,听完高手的课,直接照搬。 
 
        教书,是不是只能停留在站稳讲台的层次,像机器似的没日没夜地刷题,如木偶一样有板有眼地刷套路?但凡有过师范实习经历的教师都知道,这不是教书的初心。实习生或者刚教书的人,最开始的几节课暂且不论上得好坏,至少是兴奋的。这种兴奋不是因为新鲜,而是因为内心固有的创造和善良本能在传递真、善、美的过程中得以自然展现,一个个真实的学生呈现在眼前。借用佛学的说法,教书不是机械操作,是“行门”,在行动中收获正念。 
 
 
        教书处于这个境界,需要的是融合与机智。融合是忘我的境界,指全身心投入;机智是基于教学情境的智慧显现,跟着智慧流的感觉走。诸如《教育智慧》、《教育技巧》、《教育兵法》等涉及的观念和技法,对作者而言,可能是对自身教育机智的叙事或描述,对作为读者的教育者而言,只是一个故事或者流程,与当下的教育情境即使相似也无关,直接套用一定不会发生教育机智。以这种可复制、可预测的“科学套路”指导教书,容易禁锢和扭曲教师,这并非纵容教师违背科学的真,而是教书的真和科学的真属性不同。教书的真突现在教育发生的路上,是真、善、美的传递,是觉醒和积极美好精神圈的构建。 
  
        许多教师在“行门”这个节点上,容易发生高原反应。机智缺氧,显现越来越少;融合难续,分离成为常态。这就应了木心那句话:知与爱,永远成正比。知是先决条件,无知的爱,不是爱。此处的知,不是专业知识的知,而是指我们对存在的“映射与契合”。 
  
        知不足,则爱无力。 对于一个将教书当作手艺的人而言,知决定着他教书的境界。当教师无须借助课本的结论,直接从问题或者现实的图标中读出存在的质、形、真、善、美,他自己就无须背书了,他的学生也能长长心眼,而不是熟记结论。当教师习惯从可见的行动中读出可见的思维,他自己就无须辛苦刷题了,他的学生也不用牢记那么多题型,顺便还学会了怎么思考。
 
 
        知有了广度和深度,教书就容易“知”足而常乐,但未必能够常欢喜。 
  
        “知”是基于当下身心状态的映射,教师借助身体思考疏通管道、本体觉醒等完成“知”的超越,既能给学生带来天天向上,也给自己带来天天欢喜。 
  
        一团泥巴泡泡,滋生细菌,细菌孕育游来游去的鱼,鱼儿长出翅膀……变成蹦来蹦去的猴子,猴子经历突变,世上有了人。猴子回望过去,为自己的超越而欢喜,瞪大眼睛看人类的灯红酒绿,除了惊奇就是惊喜。 
  
        一生万物,物中有理,生中有喜。 
 
        教书最大的欢喜,就是踩在“生”的回路上,奇迹就在下一刻。
 
                                    木兰山文武学校
                                   2018年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