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联系方式
语文教学需要“诗情画意”
作者:
李琪
来源:
木兰山文武学校文教部
发布时间:
2019-07-01
语文永远是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语文教师要用自己那颗纯洁的诗心、那份无邪的诗情,为学生营造诗意的教学环境,打造充满诗意与活力的语文课堂,让学生满怀诗情,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不断感受语文教学的美;同时,让学生在思想上、心灵上获得启迪,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推动课堂教学绽放诗意的花朵、呈现出诗意的精彩,使语文课堂充满诗情画意。
在语文教学中,课堂是呈现诗情、传播画意的主阵地。教师要运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融入丰富的情感,设计精彩的课堂导入。

在课前准备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古诗词或名人故事来进行课堂导入,营造诗意的教学氛围,同时借助多媒体的作用,为课堂教学内容引入优美的景色、生动形象的讲解,呈现富有生机的文字,借用浓浓的情意陶冶学生美丽、圣洁的心灵,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拨动学生的心弦,迅速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学习有关母爱伟大的文章时,为学生吟诵“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在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时,吟诵“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教师应在教学中将感情投入课堂,让诗意散发于课堂,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净化学生的心灵。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造就富有智慧、富有诗意的课堂神韵。聪明、智慧的教师经常善于发现学生智慧的闪光点,智慧地选择教学方式、教学语言,为学生创设富有诗情画意的教学氛围,演奏出和谐、温馨的动人旋律。
比如,在学习《草船借箭》一文时,教师就可以创造充满智慧的课堂。文章中描写诸葛亮笑着说雾大,曹操不敢派兵出来,他们只管饮酒作乐,第二天天一亮就回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读书,探究与分析诸葛亮为什么要笑、他在笑谁。让学生在认真阅读课文之后,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一个简单的笑,笑出了课堂的智慧、教师的智慧、学生的智慧。同样,智慧的教师面对意想不到的场景时,不会假装看不到、装聋作哑,而是巧妙捕捉契机,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创造出富有诗情画意的课堂,使语文课堂绽放美丽。
木兰山文武学校
2019年7月1日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