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联系方式
别让细节出卖了你的教养!
作者:
来源:
木兰山文武学校
发布时间:
2019-06-05
教养其实很琐碎,都在生活的细节之中。而出卖一个人的教养,也正是这些细节。
——题记

下午茶时间,有一家咖啡厅进来一位母亲领着小女孩,静静地坐在咖啡厅的角落处吃着点心,喝着饮料。临走之前,小女孩主动将桌上的杯子、盘子,所有垃圾都归拢,方便服务员收拾和他人就坐后才离开。重点是,咖啡店里是没有要求顾客自己收拾的。
另外一位衣着时尚的年轻人,进入咖啡店。只见他在桌上垫了一张白纸,然后把电脑搁在桌面,一会儿,他接了个电话,对周边静谧的气氛毫无顾忌,大声地讲了足足将近20分钟。电话结束后,没几分钟他就离开了咖啡厅,他的座位留下的是一片杯盘狼藉。
虽说无可厚非,但前后两者的行为对比起来,实在难以不让人唏嘘。

1. 最有教养的言行,就是不让人难堪。
陈丹青谈及多年前自己的一次经历:
有一次在学校的厕所里,一个十六、七岁的中学生,非常阳光的小伙,立刻跑过来站在我后面大声说:
“你是不是陈老师?我是上海的,和你是老乡,我要跟你照个相。”
“我当时非常尴尬,因为我正在撒尿。”
然而出了厕所,他早已准备好了手机,把陈丹青像人质一样一把夹住,不由分说就拍照。
身边太多这样的人了,毫不顾忌他人的感受。与人相处,最基本的礼仪,就是要谈吐举止间不让人感到难堪。

2. 真正的有修养,是不需言说的。
历史学家顾颉刚是一个口吃患者,年轻的时候曾有一次坐火车回乡,路途遥远倍感无聊,便想和邻座的旅客聊天解闷。
刚好邻座是一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年轻人,他侧身主动和他打招呼:“你好,你也……是……是去苏州的吗?”
年轻人转过脸看着顾颉刚,没有说话,只是微笑着点点头。
“出去……求学的?”顾颉刚继续找话。年轻人仍是微笑着点点头。
“你什么……时候……到终点站呢?”
顾颉刚不甘心受此冷遇,继续追问着,年轻人依旧沉默不语,拿出车票微笑示意顾颉刚。这时,坐在顾颉刚不远处的一位同行朋友看不下去了,他气冲冲地跑来责问年轻人:“你这个人怎么回事?没听见他正和你说话吗?”
年轻人没有理他,只是一个劲儿地微笑着,顾颉刚伸手示意朋友不要为难对方,于是就此作罢。
当他们快到上海站准备下车的时候,顾颉刚突然发现那个年轻人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走了,只留下一张字条:
“兄弟,我叫冯友兰。很抱歉我刚才的所作所为。我也是一个口吃病患者,而且是越急越说不出话来。我之所以没有和你搭话,是因为我不想让你误解,以为我在嘲笑你。”
顾颉刚看后对年轻人的行为折服不已,从此记住了这个叫冯友兰的人。
真正的有教养,是不需言说的,他们打心底里将对方当一回事。
即使为难自己,也不会为难他人,这也是一种高贵人格的自然流露。

3. 一个人的教养,全在细节处。
古人说: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一个人的教养与尊贵,全体现在细节处:
(1)把你说的“不对”统统改成“对”。不要轻易否定他人,肯定对方的观点,再给出不同的见解。
(2)你可以偶尔和朋友开个玩笑,但绝不可拿他喜欢的东西开玩笑。
(3)初次见面,一定要努力记住别人的名字。很多人说自己记不住别人的名字,其实你不是记不住,而是不在意。
(4)你再愤怒,也不能说真正伤害对方自尊的话。越熟悉的人,反而越了解对方的死穴,但不要因为熟悉而伤害别人。
(5)看破,但不点破,给别人留一点余地。发现对方说错话或者说谎,不要当面拆穿。
那些成功人士,不见得每个人都有过人的能耐,他们靠的也许就是一份小心,一种对细节的执着关注。这样的人,无论身处何地,往往都能赢得人们的尊重。
木兰山文武学校
2019年6月5日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