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产品管理
  • 新闻资讯
  • 介绍内容
  • 企业网点
  • 常见问题
  • 企业视频
  • 企业图册

全国咨询热线:

027-61570395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联系方式

地理位置

LOCATION

地址: 武汉市黄陂木兰川旅游区

全国招生热线:

027-61570395 / 61570396

手机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孩子:读很多书,是为了成为高贵且有温度的人!

作者:

来源:

木兰山文武学校文教部

发布时间:

2018-10-19

 
        读书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
 
        但读书却可以尽情拓展生命的宽度!
 
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读过的书
 
        三毛说:“书读多了,容颜自然改变,很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为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读什么样的书,就代表你是什么样的人。有些让人觉得睿智机敏,有些人让人觉得温文儒雅。而有些人,只会让人觉得胸无点墨。有了书,我们不再孤单,不再是白纸一张,在你的心田上种下了希望的种子,她破土发芽,成就了你的气质你的内涵!
 
 
        除此之外,读书也能带来诸多益处。清代袁枚说:“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多读好书,养静气,去躁气。养雅气,去俗气。养才气,去迂气。养朝气,去暮气。养锐气,去惰气。养大气,去小气。养正气,去邪气。养胆气,去怯气。养和气,去霸气。养运气,去晦气。在阅读上花的每一秒,都会沉淀成将来更好的你。
 
一周一月一年,你读了几本书?
 
        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数量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而中国13亿人口,除去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读书1本都不到。一个爱读书的民族,自然是优秀的。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犹太人共拿走了20%的化学奖、25%的物理奖、27%的生理与医学奖、41%的经济学奖、12%的诺贝尔文学奖,同时还拿到了1/3以上的普利策奖、1/3以上的奥斯卡奖。而犹太人在世界上的人口只占0.3℅。
 
 
“读什么”比“是不是在阅读”更重要
 
        郭靖远不如杨康聪明,但他的师父水平远超过杨康的师父,最终二人水平天上地下;看书也是,读一本经典好书胜过读十本浅薄的娱乐杂志。至于到底该读哪些书,《朱子语类》里提过的一个词来解释读书的进阶次第,叫做“周遍平正”。
 
        周遍,指读书就像逛景点。走马观花地看一遍,也算是去过。纳兰容若词“赌书消得泼茶香”,写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饭后烹茶,一人说出典故,另一人回答在某书第几卷第几页;唐朝科举制度明经科考试方式是“帖经”;钱钟书十分博学也与他“横扫清华图书馆”、“寝食牛津饱蠹楼”有很大关系,这些都是“周遍”的功夫!
 
 
        平正,是指不追新、不慕奇、不以见闻广博为尚、不以芒角锋利为高。虽然现在的文章或书籍充斥着猎奇、揭秘、野闻、奇谈,并且深受人们的欢迎。但是,读书贵在辨明是非。庄子曾说:“不知,无害为君子;知之,无损为小人。”一个人明辨是非不是指看书时对人下判断非好即坏,而是指能够明鉴他的功过得失。
 
        “平正”太难,在没有“周遍”基础上的刻意求新,更是有失平正。因此,读书要谦虚,正史、通史循序渐进学习完了,才去求证更细碎的知识。这就像学生的学习,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打好童子功,才有资格进入研究生阶段进行深入学习。
 
 
读很多书,是为了成为高贵且有温度的人
 
        有人抱怨现在时间碎片化趋势尤其严重,每天集中抽出1小时来阅读十分困难。书海无涯,好书都来不及看。忍不住改胡适先生的一句话,“怕什么好书无穷,看一本有一本的欢喜”。仅仅是早起的10分钟,辗转于上班的途中,午间换脑的间隙,空出一只手打开一页,就能比别人多利用些时间进行精神能量的补充!
 
        李宗盛所说,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功不唐捐,世上没有白读的书,每一本都成就了你的气质你的内涵!
 
 
        读书,是获得教养的途径。书读的多了,人会和颜悦色的多——一个坚定而不飘忽的眼神,一个强大也更加宽容的内心,正如食物让人增加体重一样,读书让人精神气足,质感强,优雅、善良、高贵的气质逐渐显现。
 
        家虽贫寒,也须留读书之种;人纵富贵,亦当知读书之用。世间但凡有真涵养、高识见、大才能者,无不是苦习读书之业、深懂读书之用的人。
 
        读书的成本并不高,但是却能带给我们一生受用的智慧,以及区别于其他浮躁之人的高贵。读书有这么多的好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读书呢?
 
        愿你周遍平正天下好书,在成为你想成为的人的路上四通八达。
 
木兰山文武学校
2018年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