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要有正确的行为举止
作者:
来源:
木兰山文武学校
发布时间:
2023-08-25
举止文明的习惯
举止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态。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座、手势和表情等。文明的举止是一种修养。是一种财富。对小学生来讲,要养成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的习惯:见到老师、客人主动问好;自觉使用“请”“您好”“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
诚实守信的习惯
对一个人来说,“诚实守信”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和道德信念,也是每个公民的道德责任,更是一种崇高的“人格力量”。对小学生来讲,诚实守信,就是要他们明白说了就要努力去做:答应的事确实难完成的,应向对方说明缘由,用诚挚的态度向对方表示歉意:借了别人的东西要按期归还,说话要算话。
尊重他人的习惯
要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与受人尊重一样,尊重他人是我们的需要。从小学阶段起应该培养学生耐心听他人说话,不随便打断他人说话:听到别人的批评时,不要激动,平静地听他把话说完: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自己的家庭情况不能随便告诉别人等方面的意识和素养。
守时惜时的习惯
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从小懂得“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率”,从而养成守时惜时的良好习惯。这就要小学生明白晚上按时睡觉,早上按时起床: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马路上溜达玩耍。
勤俭节约的习惯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目前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刻不容缓。小学生要养成爱惜学习用品,不在课本上乱写乱画,不随意撕扯作业本。不随便向家长要钱,不乱花钱买零食、玩具等,珍惜粮食,不挑食,不浪费饭菜。节约用电、用水,做到人走灯灭,水龙头用后随时关紧。对自己、他人、集体的财物要爱护,轻开关门窗,轻拿轻放物品;不在凳子上乱写、乱画、乱贴等习惯。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