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联系方式
德育中的“无言之教”
作者:
文教部
来源:
木兰山文武学校
发布时间:
2021-09-09
有人常说,当一名出色的教师先得有侃侃而谈、循循善诱的“说教”之功。然而,我认为,教育的最佳效果不仅在于“说教”中,而且还在于“无言之教”中。
我一直记得,在为贫困学生献爱心的活动中,身为班主任的我带头捐款200元,全班同学见此情景,纷纷捐款,有个连铅笔盒的盒盖和盒底分了家也舍不得更换的女生,成了全班捐款最多的人。有个学生尽管只捐了2元钱,但他说这2元钱是他用平时积累的矿泉水瓶换来的。就这样你1元,他5元,同学们慷慨捐款共200多元。
我还记得开学初检查学生是否给新书包了书皮,我给那些已经包上新书皮的同学奖小红花的同时,还书包书皮,要爱护新书……这时,有一学生举手说:“老师,您的书也没包呀!”此时此刻,竟让我无言以对。事后我赶忙找来旧挂历纸,为自己的教科书包上漂漂亮亮的新衣,小朋友看到后,居然让我奖一朵红花给自己。从此,同学们只要有新书,就会为新书包上书皮。
当然,老师不但要注意行为这种“无言之教”,同时还得注意另外一种“无言之教”——体态语言的运用。体态语言是一种以非文字语言来表情达意的手段。它包括手势动作语、面部表情语和眉眼语等。体态语言是人类在长期社会生产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它可以淡化班主任说教的痕迹,补充和完善有声语言的未尽之意。运用体态语言要文明、自然、适度,千万不可做作,也不可滥用,要让体态语言获得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
一、恰如其分地用好手势动作语。
手势动作语能够深化和丰富有声语言的内涵,表达特殊的意义,能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如为学生鼓掌,形象地表达了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信任和鼓励。手势动作语的形式较多,表达的内容也很丰富。学生犯了小错误,或没有回答好问题,可用摇头摆手表示否定、不满意或不同意;对学生的正确言行,以点头或拍手表示肯定、满意和赞许;学生言行不文明、不礼貌,可扬头表示不理解、不理睬;老师错怪了学生,委屈了学生,可用弯腰或紧握学生的手表示对学生的歉意……这些体态语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形象的高大和品质的高尚。
二、控制自己的情感,用好面部表情语。
法国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罗曼·罗兰说过,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的语言,是比用嘴巴讲更为复杂的语言。很多时候,学生是从你的面部表情中感受你的喜怒哀乐的。因此,控制你的情感,在面部表情上努力做出有利于激发学生良好情感的表现,是教师的一种基本功。课堂上,当学生面有难色,可能是答不出问题或有了什么麻烦时,你用和颜悦色的表情去理解、鼓励学生;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你用满面春风或喜笑颜开表示肯定,学生会从你的表情中得到无声的鼓励。切不可一进教室,一见学生就满脸阴云,这会加重学生的心理压力;更不能因为学生的一点点小错误就声色俱厉,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要放下架子,面带微笑,和蔼对待学生,学生才会放下心理包袱,畅所欲言。
三、传情传神用好眉眼语。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善于用眼睛“说话”。比如,老师上课进了教室,先不要匆忙讲课,可稍停片刻,用目光环视全班学生,这样可以稳定学生情绪,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眉眼语感情色彩浓,内容丰富,眉眼语的变化可传递出全然不同的意思。学生竞赛得了名次,考试有了进步,老师眉开眼笑表明了对学生的赞许和鼓励;学生会从你的眉眼语中受到鼓励,从而更加努力;学生有了偶然的差错,可用瞥他一眼表示责怪、批评之意;对胆小、失望、疑虑、灰心的学生,你可投去鼓舞、信任的目光使他们增强信心、消除疑虑;课堂上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在搞小动作,可用眼光盯住他的手,他会停止小动作,专心听课;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往往语无伦次,心情紧张,老师切不可用嘲讽和鄙夷的眼色,要投以理解和信任的目光。
四、充分利用“微笑”这一“第三语言”
在教育活动中,除了以上的“体态语言”之外,微笑堪称教师的“第三语言”。
(一)微笑,可营造课堂欢悦气氛。
任何人都有这样一种体验,面对“板脸”与“微笑”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表情,会产生完全相反的不同心态。学生也是如此,当教师冷眼板脸迈进教室时,就等于在师生之间竖起一扇门,学生不敢回答问题,不敢质疑,在教师的威慑之下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当教师面带微笑走上讲台时,给学生的是一种友爱、快乐,“笑”是打开心灵之门的“钥匙”,学生会在教师的微笑中主动接受教师所传授的一切。
(二)微笑,是无言的鼓励。
“微笑,用心去笑,用眼去笑,那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眼与眼的感动。”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次带我班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知识竞赛。抢答时我队由于求胜心切,外加几分紧张,连失数分。队员们胆怯了,失去再次抢答的勇气,纷纷把目光投向我。望着他们自责又渴望的目光和迟疑怯懦的眼神,我没有怒目而视,漠然以对,只是凝望着几位小队员,轻轻地微笑。猛然,他们的目光一亮,腰板一挺,接连抢答六个问题。竞赛结果,我队终于摘冠夺魁。走下赛场的队员们如小鸟般围在我身边欢呼雀跃。这一竞赛活动的参与过程和结果,使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微笑,在学生处于成功与失败的关键时刻,起了多么强大的作用!
(三)微笑着批评。
当你批评学生时,请面带微笑,用慈母般的情怀去感动他。课堂上学生不遵守纪律时,勿需责怪,只需微笑着摇摇头,他会心领神会,为自己的行为惭愧;当学生犯错误时,要耐心询问原因,微笑着讲清道理,此时,微笑会带给学生一种真诚、关切。因此,我们在平时要用笑开启学生的心门,让他感受到真爱,感到你真诚的帮助,从而修养自身。
微笑,作为教师的第三种语言,是一种教学艺术和管理艺术,它表示友善、真挚、热忱、亲切和关怀。教师的每一个微笑,都给学生的心灵沐浴甘霖,它会使师生的相处变得如水乳交融般亲密。
总之,要想成为一名更称职的教师,必须做到有机地利用“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使它们溶为一体,尽善尽美。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