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联系方式
培养学生物理创新思维能力
作者:
文教部
来源:
木兰山文武学校
发布时间:
2021-11-05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已越来越受到学校的重视,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是在非智力因素刺激下,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在知识掌握、智力发展和学科能力的提高等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启迪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
一、从兴趣出发,诱导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兴趣是引发思维的动因,学生对问题的探讨,一旦有了兴趣,就会唤起创造的欲望。兴趣越大,创造力就越能发挥出来,经教师的适当启迪、肯定,学生又会获得问题解决的成就感,从而激发深入探讨问题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民主平等的教学作风,以平等、和蔼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摈弃僵化、保守的管理手段,营造健康有序、宽松和谐、开放高效、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心情舒畅地学习知识,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创设“疑”的境界,充分挖掘学生创新思维的潜能
创造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有了疑问,才能深入地思考,才能找出发人深省的难题和问题。通过设疑,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励学生进行广泛的多方位独立思考。教师可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选择能开发启迪学生思维能力的内容设计成疑难问题。设置的疑难问题应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惊奇。除做到言简意赅,还要富于情感、形象直观趣味幽默,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注意疑难问题的难度,逐渐增加梯度。
三、重视动手实验,培养锻炼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演示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先导,教师在演示过程中要讲明实验目的、原理、方法、使用器材、设计思想,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用严谨的科学作风与熟练操作技能给学生作出示范,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这也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重要过程。
四、加强基础教学,拓宽学生创新思维领域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需要以一定的知识为前提,无论是思维形式,还是思维过程,都必须以学习内容为载体。各种思维形式必须贯穿在知识的学习之中,离开具体的知识和思维形式,思维过程便无法进行,思维能力的提高就成为空谈。相对而言,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尤其是基础知识越丰实,则越容易引起其联想、类比、想象,从而发现新思想、新方法的可能性越大,解决问题的能力会越强,创新的能力就会提高。因此,物理教学中,必须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方法的培养,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
物理实验仍然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还必须由物理实验来完成,只有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亲身参加实践才能形成能力。教育实践证明,物理教学只有加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教学,才能为学生灵活运用这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打下坚实的基础,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就有了前提和基础。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