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 全部
  • 产品管理
  • 新闻资讯
  • 介绍内容
  • 企业网点
  • 常见问题
  • 企业视频
  • 企业图册

全国咨询热线:

027-61570395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联系方式

地理位置

LOCATION

地址: 武汉市黄陂木兰川旅游区

全国招生热线:

027-61570395 / 61570396

手机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英语教学给学生一片想象、创新的天空

作者:

文教部

来源:

木兰山文武学校

发布时间:

2021-11-25

        新课程标准“以人为主,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的基本思想赋予英语教学更广阔的创造空间。

 

        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改变传统观念,贯穿新课程先进教育理念,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在教学中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尊重个体差异,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注重授课形式的开放性、合作性、多样性;注重教学设计的创造性、综合性、整体性,力求英语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

 

        1.在阅读课文时留给学生一片想象、创新的天空

 

        在传统英语教学中,在朗读方面长期存在两个失误:一是学生课堂朗读少,二是放录音或教师领读多。课文录音我们无可挑剔,让学生模仿纯正的英美人士的语音、语调实为上策,但教师过多的领读可能会让学生变得机械而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

 

        我们是否该想想:在老师领读之前,学生有没有读过课文,找出生词,查过字典?对课文理解多少?若没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老师就领读,讲解,那么学生不用解决生词,也就省去了查词典的麻烦;不用去把握课文的重难点,就更省去了一大麻烦。

 

        新课标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倡导探究学习;强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2.在质疑解惑中留给学生一片想象、创新的天空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无边的,它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他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种技能而已,而提出问题则需要有创造力”。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事例:某地老师在上课时画了一个圆,问学生:“What’s this?” 学生纷纷发表看法,“It’s an apple/an orange/a circle/a sun/a button. 答案众多,不一而同。但最后教师却说:“No. It’s a pan.” 听课者无不哗然。试想:在如此重重束缚之下,哪个学生还敢说?哪个学生还敢疑?长此以往,学生岂不要被培养成为一个个只会制造标准答案,而没有自己观点的机械人了吗?反之,此刻教师能鼓励学生大胆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创造出更多的“答案”,让他们的思维纵横驰骋,进行自由的表达,不但学生的积极情感被调动了起来,课堂气氛和效果及产生的影响也会让人更满意。

 

        3.在综合性学习中留给学生一片想象、创新的天空

 

        新课标下的英语教材中有一项全新的内容——强调综合性学习。英语教材每一课对“听、说、读、写”都有所侧重,但最后是要达到运用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与传统的教材相比,综合性学习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4.在创设情境时留给学生一片想象、创新的天空

 

        情境是进行语言交际活动的必要条件。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教材更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和创设语言情境进行课堂教学,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将生活情境与教学情境进行链接,从而创设一种能调动学生生活积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语言学习情境。

 

        对于课堂教学情境设计的原则,有以下几条:

 

        (1)学习环境中的目标与教学目标应该相符合。

 

        (2)设计接近真实生活的、来自生活和用于生活实际的内容或技能的任务。

       

        (3)设计能够反映学生在学习结束后就能应用于实际的环境。

 

        (4)给予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主权。

 

        (5)设计支持和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学习环境。

 

        (6)支持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学习过程的反思,发展学生自我控制的技能,成为独立的学习者。

 

        课堂教学本身就是生活,经历、体验、探究、感悟,构成了教学目标最为重要的行为动词,所以不管教师用什么样的方法,最终明确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和切实的交际能力。任何情景的创设,教师都要能使学生积极参与言语实践活动,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学习潜能得到增强和发挥,让学生从创造性劳动中得到乐趣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