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联系方式
课前五分钟,让学生动起来
作者:
来源:
木兰山文武学校
发布时间:
2022-11-25
课堂预备铃敞响了,学生们纷纷跑进教室,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用具,文艺委员起歌,大家合唱。这是大多数学校的做法,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生生理、心理的变化,很多学生并不愿引吭高歌。
特别是现在适合青少年演唱的歌曲大少,于是学生们哼着老掉牙的几首不变的歌曲、无精打采地等候老师的到来。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把这上课前的五分钟充分利用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一)猜谜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的谜语并不是从资料上找来的,而是我自编的,贴近学生生活,通俗易懂。
每次谜语提出以后,大家情绪高昂,纷纷举手,思维活跃,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下课就抱着字典查。通过猜谜语的方式,他们不但很快就掌握了许多字、词的意思,而且记得深刻,同时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有的学生还自己编谜语给我看,有的谜语较有创意,我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把它们拿到班上让其他同学猜,这样我个人的智慧开启了集体的智慧,许多学生通过这个活动还增强了自信心。
(二)读文章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我让学生准备一篇自己欣赏的文章,每节课前朗读给大家听,针对文章内容我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们回答。如:一位学生曾经朗读过一篇反映下岗工人的文章,就这篇文章我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如:“这位工人下岗后干了什么?”“他成功了没有? "“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等等。
通过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朗读水平,使全班同学都得到了锻炼。
(三)“吹牛”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我曾经用预备铃后的五分钟鼓励每位学生敢于“吹牛”。这里的
“吹牛”就是让学生想象未来社会各个领域的变化,这个活动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他们大胆想象,有些想法较有科学依据,同时我也发现了学生课外知识的丰富,让我对他们刮目相看。这项活动既增进了师生感情,又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演讲以锻炼学生的口头作文能力。演讲分两种:有准备的演讲和即兴演讲,开始的一段时间我先让学生准备好后再演讲,他们适应以后,我又让他们即兴演讲,虽有个别言不达意的现象,但大多数同学表现不错。他们的演讲内容广泛,有国家大事,也有班级小事。
如有一次班上有一堆垃圾无人问津,有位同学针对这事谈了自己的看法,他的演讲标题是《由一堆垃圾所想到的》,演讲完后,许多同学低下了头,下课后,几个同学抢着去处理这堆垃圾。这样的演讲活动既锻炼了学生口头作文能力,也加强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五)熟记歇后语、名言、名句,以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好习惯。我让学生每天轮流在黑板左侧写一则歇后语或名言、名句。当天的语文课预备铃蔽响后,全班同学熟记、背诵。上课前,我喊学生用黑板上的语句说一段话,要用得准确恰当,并要求学生们下课后把它们抄在摘抄本上。
这项活动培养了学生善于积累的好习惯。几年来,有些学生的摘抄本换了一次又一次,他们记忆的仓库也富足起来,经常在他们的作文里可以看到一些他们在教科书上学不到的语句。
五分钟虽短,但积累起来就是一条时间长河。几年来,我充分利用预备铃敲响后的五分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几年的大小考试,我所教的班级语文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我想,这预备铃敲响后的五分钟起了一定的作用。每当我走进教室,我都会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春风,学生们面带欣喜,那种期盼的神情使我倍增力量,我会大步流星地走上讲台开始我为人师的神圣的一天!
上一页:
下一页: